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如何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制度

    信息发布者:赵代弟大蓝天
    2020-06-12 17:52:56   转载

    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如果完全由农民来处理,就出现大量焚烧的现象。其实,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如何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利用率是问题的关键。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2018年底,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5.45%,提前完成国家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目标要求。据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估测,随着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持续提升,全国秸秆离田利用与还田利用已经各占半壁江山。在我国已利用的7.7亿吨秸秆中,秸秆离田利用占48%,秸秆还田利用占52%。

      秸秆离田利用的途径多样。在我国秸秆“五料化”利用中,除秸秆直接还田外,秸秆饲料化利用、燃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原料化利用以及秸秆堆肥还田都属于秸秆离田利用的范畴。目前,我国秸秆离田利用仍以秸秆饲料化利用和农户直接燃用为主,两者占我国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3/4左右。全国牲畜养殖每年消耗的4.5亿吨饲草,一半左右由秸秆提供。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目前全国仍有44.2%的农户以秸秆、薪柴为主要生活能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国家大力扶持,秸秆新型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工厂堆肥等新型产业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但其总体利用能力尚不足1亿吨,仅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1/4左右。为贯彻落实国家“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制度”的决定,减少秸秆废弃和焚烧,持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早日实现秸秆全量化利用的终极目标,必须多方施策,全面推进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

      一是建立新型的农牧结合制度。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导的秸秆离田利用,不仅是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关键环节,也将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从我国节粮型畜牧业长远发展的需求来看,目前我国种养脱节问题十分严重,畜产品自给率不高。此外,我国秸秆处理饲喂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我国应从过度依赖化肥等无机物质的现代农业向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生态农业转变,以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农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以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为载体,以种养一体化、规模化、标准化为主要经营组织方式,构建系统完善的生态循环农业链条,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消纳在园区内,从而建立新的农牧结合制度,实现农业的园区化、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二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组合施肥制度。目前,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基本形成了秸秆直接还田+厩肥(粪便与垫圈秸秆混合堆肥)+化肥的“三合制”的施肥制度。以此为鉴,基于我国国情,以粮食、棉花等大田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化肥”、大田经济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有机肥+化肥”、设施蔬菜水果“有机肥+化肥”为主要组合方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组合施肥制度。

      三是努力提高秸秆打包离田机械作业质量。秸秆打包离田是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的基础作业。应尽快研发并推广秸秆耧草、打捆一体机和抓草、运输一体车,以尽可能减少对农田的碾压;其次,大力推行农作物收获和秸秆打捆一体化作业,实现秸秆的不落地“无土”打包,同时适度降低秸秆捡拾作业强度。这样既减少了农田优质土壤的流失,又降低了秸秆的含土率,从而提高秸秆的质量。

      四是建立以废弃秸秆为主要消纳对象的秸秆产业化体系。我国秸秆废弃量尚有1亿多吨。如果加上蔬菜尾菜,年废弃量不低于2亿吨。这些废弃秸秆不仅造成严重的面源污染,而且导致农村环境脏乱差。秸秆打捆离田对保障我国秸秆产业化利用、缓解秸秆禁烧压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发秸秆打捆离田利用潜能的同时,必须重视废弃秸秆的收集利用,逐步建立以废弃秸秆为主要消纳对象的秸秆利用产业化体系。例如,利用瓜菜秸秆和蔬菜尾菜,发展秸秆堆肥、秸秆沼气、秸秆养畜等秸秆循环利用产业;利用棉秆、油菜秆等木质秸秆,重点发展秸秆成型燃料等秸秆新能源产业。

      五是努力提高秸秆新型产业高值化利用水平。在进一步推进秸秆养畜和秸秆食用菌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开展秸秆高值化、产业化利用”的要求,对秸秆离田利用的各产业门类做出详尽的技术性、经济性和生态性评价,明确高值化利用的优先顺序,并给予重点扶持和推进,将秸秆新型离田产业化利用推到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毕于运 周珂)

    工作人员正在察看利用秸秆栽培出的食用菌长势。 李立胜 摄

    “稻草+”加出了哪些宝贝?

    ——湖南省汉寿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纪实

    邓湘志 李立胜 本报记者 杨娟

      4月,三湘大地早稻已泛青。而记者在湖南省汉寿县青山多娇生态肥料有限公司的秸秆处理场,见到高高堆起的金色“稻草捆”,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钢架结构厂房内,输送机、粉碎机等紧张地忙碌着。

      作为湖南省2019年度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试点项目的建设单位,该公司选取岩汪湖镇红菱、定上、高杨三村1500亩集中连片区作为秸秆收储点,对不成片、面积小的区块,用小型圆捆捡拾机和小型方捆捡拾机到田间作业。去年中晚稻收获时节,在这三个村就收储稻草1560吨。

      汉寿县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地处湘西北,耕地面积106万亩,是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全国蔬菜重点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复种)143.53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40.3万亩,产量59.5万吨,油菜播种面积58.5万亩,产量7.6万吨,农作物秸秆生产量约110.6万吨,可收集资源量80.6万吨。2019年该县秸秆利用量达66.3万吨,利用率86.9%,跨入全省先进行业。在汉寿,“稻草+”究竟加出了哪些宝贝?  


      “稻草+”——沤制有机肥


      往年,晚稻收割后,“稻柴”不是烧了,就是烂了。但如今,村民都把水稻秸秆当成了宝,因为有人上门大量收购,一亩地的“稻柴”能卖到200元。

      收柴的是汉寿县高新产业园湖南青山多娇生态肥料有限公司,他们收购的这些水稻秸秆,经处理后能变成有机肥。

      湖南青山多娇生态肥料有限公司自2018年8月成立以来,利用中成药提取后的药渣+统糠+菜饼+菌种制作成有机肥,年生产能力达不到8万吨的设计要求,时常为“吃不饱”犯愁。承担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后,公司不仅解决了原材料不足的老大难问题,还让周边农户钱包更鼓了。

      岩汪湖镇定上村村民熊里艳插了10亩一季稻,卖秸秆让他增加了900元的“外快”。他说:“前几年总发愁如何处理稻柴,一烧了之吧,浪费了,还污染空气。堆在田头呢,腐烂后流入小河,又会污染水环境。现在好了,废物变成了宝。”

      公司总经理徐庆丰告诉记者,稻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是制作有机肥非常好的原料。为将收购来的水稻秸秆加工成有机肥,公司配备了运输机、粉碎机、装载机、翻堆机、生物菌处理等设施,秸秆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草机切断、一般长度为1-3厘米,把粉碎后的稻草用水浇湿、渗透,使其秸秆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将30%的稻草加上70%的中药渣,再加部分微生物菌种进行堆肥发酵,3天之内升温到70℃,在进行翻抛,7天后开始降温,12天左右,就变成没有臭味的有机肥。该公司每日可粉碎稻草30吨,到目前为止,已粉碎稻草1200吨,制成成品有机肥4000吨,销售3700吨。

      从田里来再回到田里去,把稻草通过生物技术转化成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或可从根本上改善土壤配比、板结、重茬及病虫害等问题。

      华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青山多娇”的老客户,去年秋冬从该公司购买了86吨生态有机肥(果蔬专用肥)施于莴笋基地,使莴笋根系生长环境得到优化,每亩产量、产值比往年都大大提升。

      “稻草+”,变为有机肥,不仅使种植农户受了益,企业生产有机肥的成本也降低了不少,原来用中药材加工后的药渣+统糠+菜饼+菌种,生产1吨有机肥需630元,现在用稻草+药渣+菜饼+菌种,生产成本只需504元/吨,下降了20%,且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0%。  


      “稻草+”——变身环保炭


      在汉寿县桥湘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厂区内有的工人把稻草放入粉碎机,有的工人将刚出炉的生态环保碳运到仓库,还有几位交稻草的农民,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据该公司总经理朱学贵介绍,用稻草与竹木屑燃烧制作成生态环保炭后,不仅实现了稻草和竹木屑等废弃物的再利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而且公司也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该公司自去年承担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试点项目以来。改原材料由原来的竹木屑、竹木粉、玉米、棉花秸秆为现在的稻草、竹木屑粉、玉米棉花秸秆,现已收取稻草1600吨,日消耗原材料16吨,生产生态环保碳3.2吨,今年已生产生态环保炭170吨每吨售价3900-4100元,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和出口俄罗斯。

      朱学贵告诉记者:“办生态环保炭厂不愁原材料,不愁产品销路,由于自己有五年办小规模的炭厂经历,掌握了生产炭的技术,积累了经验,尤其是掌握了收购原材料质量标准,使生产的炭易燃、燃烧时间长,热值高(每公斤7500大卡),燃烧时无烟无味。”

      该公司制炭设备由粉碎机、烘干机、成型机、炭化炉等组成,设备先进,生产效率高,原材料来源广。秸秆是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露天煤海”,龙潭桥、军山铺、崔家桥等乡镇竹木加工厂的竹木粉(屑)和农作物秸秆,能基本满足生产所需。环保炭用途广,烧烤店、餐饮店、农户冬天取暖等都需要。 


      “稻草+”——长出食用菌


      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将稻草、麸皮、木屑三种材料组合加工成一个菌包,包装好的菌包,经过高温灭菌、冷却等工序后输送到恒温无菌车间,技术人员再将液体菌种注入菌包。经过约40天的培养,这些菌包将成为珍稀食用菌——秀珍菇的“食物”和养料来源。

      在湖南洪毅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这条现代化的食用菌包生产线。“秸秆处理向来是个难题,我们把秸秆处理后‘喂’给食用菌,不只利用好了秸秆,还解决了食用菌的栽培问题。”公司总经理曾洪毅说。

      秸秆是农业废弃物之一,如何无害化处理、利用好这些秸秆?“焚烧秸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早已被禁止,秸秆还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不过,秸秆如被长期、高频率还田,就很难被土壤及时分解,还可能带来耕作层变浅、施用的肥效和药效降低、病虫害易发等长期隐性危害。”岩汪湖镇副镇长施满红说:“把秸秆处理后‘喂’给食用菌,就是符合世界级生态岛农业发展方向的秸秆利用新举措。”

      2018年11月,曾洪毅创办了洪毅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秀珍菇,菌块培育就用到了秸秆;将秸秆打成粉后,和麸皮、木屑、有机肥、水等按一定比例配比,拌好料后堆积发酵约20天,灭掉细菌后再接上秀珍菇菌种,再培养一个月左右就能进行栽培。

      秀珍菇就是一种草腐菌,种植秀珍菇的秸秆可以是稻草、小麦秆、大麦秆、黑麦秆、亚麻秆、芦苇秆等。去年,该公司承担了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试点项目后,收储1200多吨稻秸秆种植了70多亩秀珍菇。“新引进的菌包生产线,培养能力是日产1万包、2万斤左右,可大幅提升食用菌种植的现代化水平。”曾洪毅说。

      据岩汪湖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人介绍,秀珍菇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分解秸秆能力,把秸秆分解之后经过菌丝发菌,还可以将秸秆变成有机肥,用于还田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纤维含量。

      利用玉米、棉花、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可以栽培金针菇、双孢菇、秀珍菇等20多种食用菌,且投资少,效益高,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广阔。生产实践证明,每1000公斤秸秆可生产600-900公斤鲜菇(品种不同,产量也不同),产值可达2500-3000元以上,超过同等粮食价格。

      秸秆食用菌效益高,而且生产食用菌的废料还有三大用途:一是再用来栽培鸡腿菇、草菇等其他菇类。二是用来做菌糠饲料。三是菌糠中含有各种微量元素。通过这样综合利用,可以形成“秸秆—食用菌—有机肥或菌糠饲料—还田—作物增产”的农业资源良性循环。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